影片來源:新唐人電視 NTDTV.com
大陸環境保護部在一份報告中承認,中國核安全問題「情況不容樂觀」。但從9月開始,環保部密集通告多個省市,批准了各項核電項目。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中共當局重新啟動核電項目的跡象。令專家們對此感到憂慮。
9月份起,環境保護部批准延續北京、上海、江蘇、大連等多地,民用核安全設備製造許可證﹔和批准民用核安全設備焊工焊接操作工資格﹔另外,這個月10號,還核可了116家聘用單位的778名通過「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考試人員」的資格。而,10月25-26號,第二屆「在建核電廠經驗回饋交流會」,將在杭州召開。業內人士認為,這些都是核電項目「重啟」的一個明顯信號。
大陸媒體報導,環保部16號披露,根據中央《十二五核安全規劃》,在2015年前,將投資近800億人民幣來加強核設施安全。
「中國核安全信息交流中心」發起人何岸泉分析,重啟核電項目的原因,一是因為《十二五規劃》是胡溫執政期制訂的目標,為完成政績而繼續按計劃發展。另外,也是中共當局挽救中國面臨經濟危機的一項措施﹔拉動以核電為龍頭的相關企業,保持中國經濟成長。
「中國核安全信息交流中心」發起人何岸泉:「第三點,大家都知道中國現在很多人認為是權貴資本主義,很多央企和國企,在有權有勢的家族的壟斷和操控下,為了獲得經濟利益,他們要開展很多項目,那麼核電就是他們奪取利益的手段之一。」
何岸泉指出,2010年,中央委員、「中國核電集團」黨組書記康日新,由於貪污了7千萬歐元被「雙開」。
何岸泉:「為甚麼要提這件事情就是說明,在中共一黨專政的體制下,包括核電部門這些官員,他們不例外的保持了中共官員的貪污、腐化、瀆職、越權這個特色,在貪官的情況下他能夠為核電事業做出甚麼貢獻呢?」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之後,中共國務院在去年(2011年)3月,出臺核電「國四條」,要求進行全面安全大檢查。
另一方面,今年6月,有關「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的報告中提出,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面臨挑戰。
報告中說,中國核電具多種反應堆型、多種技術、多類標準並存的局面,給安全管理帶來一定難度﹔而運行和在建核電廠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的能力仍需進一步提高﹔並且,科技研發需要加強﹔應急體系需要完善﹔監管能力需要提升。
何岸泉:「各種設計的都有,就造成一個隱患就是,無法在管理上面、在經驗上面,得積纍足夠的經驗,來保證核建反應堆的這個現場的運行,我們知道成熟的一個安全的投資項目,它必須在同一個項目上面積纍經驗,不同的設計,互相之間的經驗,它無法共享。」
何岸泉認為,這將造成資金、管理、研究人員實力的分散,也導致核能安全的隱患。
何岸泉:「管理人才跟不上。在管理、操控核電站運行的過程當中,一定會發生非專業人員,在專業的崗位上面進行工作,或者專業人員培訓不夠,又是一個很大的隱患。核電站龐大的專業人員,必須具有非常高的專業素質﹔中國不具備這個條件,這樣搞核電大躍進,當然會造成非常大、非常大的隱患。」
目前,歐美國家已經開發新的替代能源。何岸泉指出,中共當局如果仍然一意孤行,不能及時的向先進國家學習,墨守成規,最終倒楣的必然是整個大陸百姓。
焦點:
石濤評述、今日點擊:【 YouTube】 【NTDTV】 【購買DVD】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