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黃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動,但並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中秋也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有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祭月是源於慶祝秋季豐收,是一個感謝神恩的節日。另外月圓盼人圓,中秋節也是團圓節,寄托著華夏兒女對家的思念。
文:大紀元首發 月圓盼人圓 中秋豐收民間謝神恩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環球新聞
翻牆部落谷:翻牆、電驢、連環畫、電子報、部落格聯播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Fotolia)
花好月圓人團圓,「圓」對中國人有特殊的含義。天上月圓時,閤家團圓分食月餅,這裡享用的絕不僅是月餅的滋味,更重要的是親情的滋味。
每年的黃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動,但並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中秋也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有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祭月是源於慶祝秋季豐收,是一個感謝神恩的節日。另外月圓盼人圓,中秋節也是團圓節,寄托著華夏兒女對家的思念。
作為華夏民族第二大節日的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那一輪明月承載了無數中國人的牽念,承載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祝福和期盼。中國傳統中秋文化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給人以豐富的心靈感受。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民間也有中秋拜月之風。
帝王祭月敬天
中秋節源自先人的祭月活動,它是華夏先人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 祭月,是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所謂「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在先人的觀念中,日月代表著陰陽兩極,兩者和諧是萬物正常生長的保證。《禮記.祭義》中記載:「日出於東,月出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視祭祀日月。
春秋末年《周禮》記載:「中春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描述的是先人在中秋夜擊鼓奏樂,祭月迎寒的場面。《禮記.祭義》有「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即按日月所代表的陰陽關係,祭日於高台,祭月於坑穴。《史記.封禪書》還記載:「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豬祭月。
秦漢時期祭月在皇室禮儀中繼續傳承。秦時,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山東有日主祠、月主祠。秦始皇祭日於成山,祭月於萊山。漢武帝時,則「夕夕月則揖」,行朝日夕月之禮。北魏、隋唐直至明清歷代沿用秋分祭月禮儀。春分、秋分是晝夜平分的日子,古人認為這時祭祀日月有特別的意義,確定在這兩天分頭舉行祭祀日月的鄭重典禮。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京修建夕月壇,專供天子於秋分設壇在夜晚祭祀月神,這就是現在的北京月壇公園。
《明嘉靖祭祀》記載:「秋分祀夜明於夕月壇。」又曰:「夕月壇每三歲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則遣文臣, 夕月則遣武臣。」即每三年一大祭,遇丑、辰、未、戌年皇帝親自在月壇祭月。其他年份則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而著稱。孔夫子有「不學禮,無以立」的庭訓。祭祀禮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排在中國傳統「五禮」首位的吉禮,就是祭祀天地神靈之禮。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先為朝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的祭月禮儀,也逐漸流傳到民間。皇家祭神禮儀變成了大眾化的民俗活動,並逐漸形成了一種風俗沿續下來。同時,拜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離秋分最近的滿月日——中秋。
秋季豐收 感謝神恩
中秋節除了祭月之外,還會慶豐收,並感謝神恩。八月中旬正是豐收的季節,新糧進倉,瓜果上市,過去用這些新糧新果作供品敬神,感謝神靈的恩賜,祈禱來年好收成。
古時祭地是帝王的專利,而祭社則是皇家和民間都可進行的活動。「社神」後來在民間叫做「土地爺」或「土地神」被看作孕育農作物的豐產之神,正如《孝經‧援神契》中所說:「社者,土地之神,能生五穀。」另外,它也是地域保護神,被認為能保佑在某個地域進行的一切大事。
周代天子每年有三次常規的社祭:第一次是仲春祈谷,春耕時節祭社,祈求這一年能得好收成,叫做「春祈」;第二次是仲秋報謝,八月收穫時節祭社,向社神報告收成並感謝恩賜,叫做「秋報」;第三次是年終祭社,慶祝一年的收穫,求告來年豐收。除了常規性祭祀外,在征戰、田獵、禳災等大事時也會祭社。在朝廷舉行春祈秋報的同時,民間也舉行隆重的祭社活動。人們在社裡聚集,祭祀神靈,飲酒看戲。春秋兩個社日成為很熱鬧的節日。
中秋節也是團圓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的一首《水調歌頭》道出對親人的思念。中國人常以月圓象徵人團圓,因此中秋節又叫「團圓節」。所謂「月到中秋分外明」,說的就是八月半動人的美景。當夜全家大小一同迎風賞月,吃著月餅及柚子,祈求全家平安。
自唐朝中秋節產生的時代起,人們就將月圓與人間團圓聯繫起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間團圓的主題越來越突出、重要。花好月圓人團圓,「圓」對中國人有特殊的含義。天上月圓時,閤家團圓分食月餅,這是一種溫馨的儀式。全家多少人,月餅就分切成多少份,每人都安享自己的一份。如果有人缺席,他的一份就被保存起來,盼著遊子歸來享用。這裡享用的絕不僅是月餅的滋味,更重要的是親情的滋味。
購買月餅、分享月餅、饋贈月餅的過程,就是表達愛、傳遞愛、感受愛的過程。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中,月亮圓滿時,也希望人間圓滿,親人團圓,家庭和睦,安享天倫,這在中國人的幸福指數中佔有重要位置,這是民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