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相新聞_中國經濟崩潰】
外資企業相繼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一波接連一波。人力成本上升、外資稅收優惠不再、人民幣不斷升值,被認為企業退出的主要原因,而隨著釣魚島領土爭議愈演愈烈,情勢更是雪上加霜。
英國奢侈品牌巴寶利(BURBERRY)決定不再讓中國工廠代工製造巴寶利手提包,美國家得寶(Home Depot)關閉在大陸的全部門店,阿迪達斯將關閉中國工廠……。越來越多的消息顯示,在經濟、政治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以往對中國大陸趨之若鶩的外資企業正紛紛從大陸撤離。
幾年前在中國風光開幕的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家得寶公司(The Home Depot)今年9月正式對外宣佈,關閉其在中國的所有七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Getty Images)
外資企業紛紛撤離中國
英國《衛報》18日報導,英國奢侈品牌巴寶利已經決定不再讓中國工廠代工製造巴寶利手提包。巴寶利已表示,今年7月的一批訂貨,是這家工廠為巴寶利皮包生產的最後一批。
巴寶利下此決定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工廠員工工作時間太長,另外也擔心工廠的工作環境有問題。巴寶利擔心工廠的情況已經違背巴寶利的道德規範準則。
9月初,有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知識經濟部表示,在青島的14家韓國寶石、飾品企業將返回韓國全羅北道益山市某產業園區。有分析認為關鍵因素是中國投資環境變差,所以韓國以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回家。
而德國運動用品製造商阿迪達斯早前已決定,將在年內關閉中國工廠,其在蘇州的自有工廠早已下發通知,將於今年10月份進行關閉工廠。有傳言稱,阿迪達斯也將在今年10月到明年4月陸續和中國的代工廠解除代工協議,終止合作。如果傳言屬實,這一決定將影響300家代工廠,涉及員工總數超過30萬人。
這僅是不完全統計,實際上近幾個月來,和上述企業一樣決定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的外資企業不在少數,包括服務型外資企業巨頭。
9月14日,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家得寶公司正式對外宣佈,關閉其在中國的所有七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儘管家得寶中國總部稱,將開發零售新業務,但業內普遍認為,這代表家得寶基本退出中國市場。
8月底,法國家樂福(Carrefour)及英國樂購(Tesco)等兩家在中國大陸的外資超市龍頭,也相繼傳出將退出大陸市場。
外資企業撤退潮早已開始
外資企業相繼退出中國並非近期現象,根據機構研究,這波外資企業撤退潮從一年前已經開始。統計顯示,2011年,百事公司賣掉中國的瓶裝業務。2011年8月,消息傳出,國際四大快遞巨頭之一的德國DHL將所持有的全宜快遞、速遞公司及金果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權轉讓給深圳友和道通。這意味著DHL從中國內地快遞市場退出。
總部位於美國聖荷西的無線數字標價牌製造商阿爾提納(Altierre),2011年10月就關閉了中國的製造廠,改為直接在本地生產。
此外,福特汽車公司要把1.2萬個工作崗位從墨西哥和中國遷回美國,星巴克(Starbucks)也把它的陶瓷杯製造,從中國轉回美國中西部。
2012年,伊籐洋華堂計劃將部分產能轉移至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預計在華生產占比降至75%。愛世克斯(ASICS)和水野(MIZUNO)降低在華運動鞋等運動用品生產比例,擴大在越南、印尼生產規模。
美國消費品巨擘佳頓Jarden公司也於2012年3月開始,將「Miken」碳纖維棒球和安全器材「FirstAlert」煙霧警報器的生產轉移回美國。
根據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2011和2012年的兩項獨立研究,將製造環節移回美國的公司還包括:Coleman、SleekAudio、Peerless Industries、Outdoor Greatroom和總部在馬林縣的ET water Systems等。其他將部分或全部業務退出中國的還有:建築機械公司卡特彼勒(CAT)、玩具生產商Wham-O、ATM機器生產商NCR等。
阿迪達斯也並不是唯一關閉在中國大陸工廠的鞋業巨頭,其競爭對手耐克,早在2009年就關閉了位於江蘇太倉的在華唯一鞋廠。其他如Clarks、K-Swiss、Bakers等國際鞋業巨頭也已紛紛減少與中國大陸代工廠的合作,增設在越南、印尼的生產線。
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
在中國大陸外資企業不斷退出的同時,自去年11月以來,大陸吸收外資規模已經連續下降。商務部數據顯示,2012年1至7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同比下降12.3%,實際利用外資同比下降3.6%,這是近5年來(除2009年之外)的首次負增長。
數據還顯示,中國8月外商直接投資(FDI)金額為83.2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外商直接投資已經連續三個月下滑,而5月是今年以來中國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的月份。
製造業成本優勢不再
人力成本上升、外資稅收優惠不再、人民幣不斷升值,這被認為是中國大陸外資製造業企業退出的主要原因。
提起中國,過去被認為是勞動力成本低廉,但近幾年,由於通脹和人民幣匯率上漲的因素,這種人力成本優勢已不再。
波士頓諮詢集團近期的研究發現,中國的工資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中國製造」所需的工人工資占「美國製造」工人工資的百分比也在快速攀升,這一數字在2000年為3%,2005年為4%,到2010年漲到9%,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17%。根據波士頓諮詢顧問報告,從2005年至2010年,中國工人工資漲幅達69%。
自2004年來,澳大利亞第二大啤酒商獅王集團、荷蘭菲仕蘭子母奶、耐克、Clarks、K-Swiss、Bakers等跨國巨頭紛紛撤離中國生產線或關閉代表處,已經顯示著中國製造業低成本的優勢正在消失。
有媒體調查顯示,目前,越南一個服裝工人的月薪只有500元,印度最低可達每人每月250元,孟加拉則為300元左右。但在廣州,聘請一個車工就需每個月2500到3000元的月薪,一些中高端服裝企業更要向工人支付4000元月薪。有分析稱,懸殊的勞動力成本差距是導致外資關閉在華工廠的重要原因。
匯率也是令外資企業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經累計升值將近30%,這也嚴重增加了外資工廠的結算成本。
與此同時,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待遇也在消失。2008年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施行後,針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執行的再投資退稅、特許權使用費免稅和定期減免稅等稅收優惠政策面臨取消。
新稅法還規定,2007年3月16日後設立的外資企業不再享有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稅率優惠政策的企業,在新稅法施行後5年內逐步過渡到法定稅率。這意味著,至2013年,所有在中國的外商投資企業將不再有稅收上的優勢。
服務型外資遭遇滑鐵盧
中國大陸的經濟衰退被認為是服務業外資退出的主要原因;此外,還有政治上的因素令一些外資企業無奈退出。
家得寶是屬於在中國經濟衰退過程中嚴重受傷的企業。在中國連續兩年調控房地產中,受地產蕭條波及的家居建材企業倒閉不斷,再加上家得寶進入中國大陸之後根本沒搞清中國的消費國情,導致連續虧損至最終關店。
受經濟衰退影響的還有其他多家外資建材企業。2011年7月,法國建材超市巨頭樂華梅蘭關閉其北京大郊亭店——其進入中國市場僅有兩家店中的一家;今年1月,歐洲排名第一的英國建材超市百安居再度關閉南京店,兩年時間內店舖總數從63家減少至40家。
經濟衰退也使居民消費意願減弱,中國零售業從2011年第4季度開始,銷售額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各主要企業的盈利水平均大幅下降。法國家樂福及英國樂購均受到波及。在華經營遇到困難,加上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外界認為,這兩家超市巨頭萌生退意的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政治因素
此外,對於非製造業外資企業來說,還有政治上的因素。如谷歌由於中共強制執行信息過濾以及服務器受攻擊而被迫撤出中國;DHL則由於中國對快遞業的不完全開放導致連年虧損而無奈撤出。
日本製造企業考慮退出中國的原因除了成本上的問題之外,也有政治上的考慮。根據路透社最近調查,隨著釣魚島領土爭議愈演愈烈,約41%日本企業認為,和中國大陸的摩擦影響商業計畫,部分企業甚至考慮退出中國大陸,轉往他處。
本文轉自:新紀元第294期
更多精彩文章請訪問新紀元網站:http://mag.epochtimes.com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