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唐人影片:【禁聞】為何中國新增貨幣佔全球近半

http://www.ntdtv.com/xtr/b5/2013/01/30/a839495.html.-

【歷史巨變正在中國發生】

天量的貨幣投放卻鬧錢荒,這是現下大陸金融系統真實的寫照。中共在強力管制下扭曲了銀行的資金結構,資金在金融系統空轉成為一種遊戲,也使中共聲稱的金融改革成為偽命題。

新唐人電視台簡介 一周經濟回顧 YouTube 新唐人頻道
部落谷 翻牆天堂 5湖4海 美麗心世界 博客群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2月22日) 霹靂乾坤 MP4 自由門手機版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2月15日) 翻牆天堂 MP4 自由門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2月8日) 5湖4海 MP4 無界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2月1日) 美麗心世界 MP4 愛博電視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1月24日) 小豆娘 MP4 自由門手機版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1月17日) 兩小無猜 MP4 自由門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1月10日) 任我翱翔 MP4 無界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1月3日) 北京天空 MP4 愛博電視

文:大紀元首發 投天量貨幣扭曲銀行資金結構 中共金融改革成偽命題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環球新聞

翻牆部落谷:翻牆、電驢、連環畫、電子報、部落格聯播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圖片【Photo by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中共央行控制流動性「總閥門」,中共扭曲了銀行的資金結構,資金在金融系統空轉成為一種遊戲,也使中共聲稱的金融改革成為偽命題。

天量的貨幣投放卻鬧錢荒,這是現下大陸金融系統真實的寫照。中共在強力管制下扭曲了銀行的資金結構,資金在金融系統空轉成為一種遊戲,也使中共聲稱的金融改革成為偽命題。

天量貨幣投放不敵資金空轉遊戲

持續不斷增長的M2(廣義貨幣)已經可以用天量來形容,截至11月末,中國廣義貨幣餘額達107.93萬億元。看似如此多的貨幣卻在大陸金融系統持續的錢荒下,顯示出尷尬的處境,成為現下大陸金融系統真實的寫照。

中共政府製造出靚麗的經濟數據,讓民眾沉醉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幻境中,而中國出現「錢荒」令民眾清醒了不少。持續的錢荒在近期再次掀起一個高潮,讓相關的金融從業人員心驚動魄。

12月20日,7天回購全天加權平均利率一路飆至8.21%,創下半年來的新高。有交易員寫下打油詩表達當時的心情:「滴不盡基金血淚拋短債,借不進隔夜七天資金來。HOLD不住回購利率九天外,耐不住季末Shibor登瑤台。」

6月份後,錢荒的影響並沒有消除,市場的流動性在這半年內反而變得愈發敏感、脆弱,只要中共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暫停釋放流動性,市場利率便會立刻攀昇。

錢荒的影響也不僅僅局限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債市、股票市場、黃金市場經常伴隨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出現間歇性暴跌,回購利率、銀行理財收益率、民間借貸利率則節節攀高。

與市場資金飢渴形成赫然對比的,則是盤踞高位的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總量,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貨幣發行國。中共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則為16.06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1.92萬億元。

同時,在今年6月流動性緊張爆發時,中共央行淨投放資金量為年內單月新高,達3050億元。今年4月份至11月,除了10月公開市場淨回籠,其餘均為淨投放。近日,中共央行則連續三天通過短期流動性管理工具(SLO)累計向市場注入超過3000億元流動性。

因此,錢荒與流動性總量寬鬆之間的矛盾,令人生疑。尤其是6月底、12月底這樣的特殊時點,一有風吹草動資金價格就呈現易上難下的脆弱。

有金融系統人士告訴大紀元記者,目前中國現下的狀況是因為資金在金融體系內循環玩「空轉」遊戲,沒有真正地進入實體經濟。這樣就形成了金融泡沫,就會導致即使貨幣信貸再寬鬆,金融系統對實體經濟推動的作用也不斷降低,「甚至不少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催生樓市泡沫,還有進入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導致地方債非常龐大難以統計。」

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表示,中國的金融體系,就像一塊正在承壓的鋼化玻璃,一旦壓力超過臨界值則整個體系都將碎掉。而金融系統的資金「空轉」,正可謂一個承壓最大的觸點。

強力管制下金融改革成偽命題

大陸近幾年理財產品快速擴張,相關的貸款利率也有所上升。數據顯示,截至12月初,大陸銀行理財產品餘額已達10萬億元,2013年全年,各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或將超過4萬款。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這反映了一些體制性的扭曲因素,多數理財產品的資產端是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的負債,而房地產業在泡沫擴張過程中存在高回報預期,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對利率不敏感,可能是理財產品貸款端利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目前,銀行間市場資金分佈格局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中共央行控制流動性「總閥門」,從總量角度供應流動性,其主要群體為銀行間市場的大型商業銀行;第二個層次,大型商業銀行為各類中小銀行及金融主體提供資金。中共的體制性管制,導致銀行資金結構的扭曲,在這種狀態下中共當局聲稱的金融改革成為偽命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認為,如果一個經濟體大量的資源錯配至不具備經濟合理性的項目,大量錯配至低效率的部門,以至於許多企業已無法產生足夠覆蓋利息的資產回報率,而在地方政府競爭體制中,許多「殭屍」型企業難以滅亡,這些企業佔據大量信用資源而得以存活。

這在貨幣層面的反映就是貨幣週轉速度不斷變慢,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於新增貨幣的推動。在2007年,每創造1美元的經濟增長需要承擔1美元的債務,然而從那以後,每創造1美元的經濟增長卻要耗費3美元的債務,因為更多的債務被用來支撐那些低效的投資和存量資產。

【大紀元2013年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連結】:

【禁聞】小心!存款保險制或使你血本無歸

楊連寧:任志強洩露了貨幣雙發的天機

【禁聞】中共央行再注資三千億解「錢荒」

中共瘋狂印鈔 自曝人民幣6年縮水一倍

銀行為何鬧錢荒?幾張圖揭開奧妙(視頻)

武當劍:十八大 中國經濟從奇跡走向危機

何清漣: 內外雙重壓力煎迫之下的人民幣

中國VS美國 經濟總量1/3 貨幣投放量2.5倍

信貸瘋狂 中國貨幣量4年翻一番

鄭恩寵:人民幣「內貶外升」之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飛天 的頭像
    飛天

    【中國新聞真相】重慶事件之追蹤報導

    飛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