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奶粉之後,藥品又成了不少大陸人到香港採購的熱點。據中共官媒統計,同樣規格的藥品,大陸和香港的差價有些可達1萬元。這讓中國的「天價藥費」問題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 |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環球新聞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藥品暴利在中國早已不是秘密。
繼奶粉之後,藥品又成了不少大陸人到香港採購的熱點。據中共官媒統計,同樣規格的藥品,大陸和香港的差價有些可達1萬元。這讓中國的「天價藥費」問題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
其實,藥品暴利在中國早已不是秘密,今年夏天中共在醫藥體系的「反腐」活動,更讓人們有機會再次一窺中共醫藥系統的深重黑幕。
藥太貴 大陸人去香港買藥
據中共官方媒體報導,最近,因價格等因素,不少大陸人開始到香港購買藥品。香港西環一家大藥房的老闆說,他們一天的銷售額有10萬港元,其中大陸人約佔一半。銅鑼灣一帶的藥房,這一比例更高。
在香港銅鑼灣駱克道一家大藥房,大陸來的旅客鄭先生想為朋友購買一種治療乳腺癌的藥品——赫賽汀。赫賽汀在大陸多數省份並未納入醫保目錄,屬於患者自費藥。
藥房售貨員報出的價格是約合人民幣18,400元。售貨員還拿出一本小冊子,上邊標明了同樣的藥大陸的售價是人民幣25,000元。而鄭先生在西環德輔道一家藥店,同樣的藥報價只有約合人民幣14,800元,比大陸的價格便宜了一萬元。
北京腫瘤醫院的一位藥劑師說,440毫克的赫賽汀在北京價格為24,500元人民幣。
報導中還對比了其他幾種藥物的價格,例如:治療肝癌、腎細胞癌的「多吉美」(200毫克/片,60片/盒),香港價為「約人民幣17,600元」,大陸價為「人民幣24,267元」,差價為「6667元」;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格列衛」( 0.1克/瓶),香港價為「約人民幣17,760元」,大陸價為「人民幣25,500元」,差價為「7,740元」 。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認為,香港藥價便宜,得益於藥廠到患者之間極其精簡的銷售鏈,沒有中間盤剝。而且政府管理的醫院,由醫管局採購藥品,不能有佣金,公立醫院用藥費用由政府負擔,藥品都是原價銷售。而大陸的藥店或醫院普遍會有藥品加價,以及有明裡暗裡給醫生的佣金,這些最終都要折入藥品售價。
層層加價 利益勾結 全由患者承擔
「病不起,藥費利潤10倍起。」網上流傳的一句民謠,不僅真實地反映了當前中國老百姓看病貴的現狀,也曝光了中國醫藥系統的暴利。
從中國大陸醫藥的營銷渠道來看,一家製藥企業的銷售網絡,有全國代理商、區域代理商、省級代理商、地區代理商、縣級代理商、甚至還有鄉鎮代理商,最後才到診所和藥店。哪一級代理商都要有利潤,因而藥品銷售環節層層加價。
有醫藥行業的人士舉過這樣的例子:一家企業生產的2毫升裝注射液,每支成本為1.5元,給全國代理商的價格可能是3元,全國代理商給省級代理商的價格是6元,省級代理商給縣級代理商或醫院的價格是15元,醫院給患者的價格是20元以上。
重慶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院院長在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說,藥價虛高問題的主要癥結在於流通環節成本太高,比重應該能達到70-80%,甚至更高。
然而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表面上看是流通環節成本太高,但深層次的問題卻是,在效益掛鉤、利益驅動下,醫院和醫生倒逼流通環節加價。
安徽合肥一名醫藥代表告訴《城市晚報》的記者,醫院、科室和醫生都是需要打通的環節,只有搞好關係才能多開藥,請客、組織旅遊、送禮、給回扣甚至出資贊助等公關費用,在成本中佔到很高比例。
重慶某區醫院管理中心主任也對媒體坦承,醫生回扣一般會佔到藥品價格的40%-50%。
「加成和回扣的存在,使得療效相近的廉價藥難到患者手中。」一家知名製藥企業負責人說,藥品越貴,醫院收入越多,醫務人員回扣越多,直接導致醫院採購和醫生開藥時「捨賤求貴」。
據圈內人稱,那些「吃不死、治不好、價格高、回扣多」的藥,最受醫生歡迎。在各個環節上支付的「成本費」,最後都計入藥價,由患者承擔。
中共在醫藥系統虛偽「反腐」
今年夏天,英國醫藥企業葛蘭素史克(GSK)被指控向中國機構、政府官員和醫生行賄,以擴大其藥品的銷路。此案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隨後,包括瑞士羅氏(Roche Group)、比利時優時比(UCB)、德國拜耳(Bayer)等歐洲製藥公司都受到了中共工商部門的調查。
據《德新社》報導,歐盟商會對於中國在打擊醫藥系統腐敗行動中專門針對外國企業的「不公平對待」提出了抗議。歐盟商會負責醫藥領域的代表根斯伯格爾(Bruno Gensburger)在北京表示,任何形式的腐敗都應該成為打擊的對象,只是中國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應該適用同樣的標準。而中國媒體對於相關調查程序的報導已經損害了歐洲企業在華的聲譽。
中國問題專家、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教授費多麗(Doris Fischer)認為,醫藥體系的腐敗更多應該從中國的體制、經濟政策方面找原因。「凡是去醫院看病的人,或者在醫療體系工作的人,都會知道,這個系統性的腐敗不是單由外國企業造成的。」
據《南方週末》7月15日報導,葛蘭素史克中國副總裁兼企業運營總經理梁宏透露,葛蘭素史克運營費用在藥價中佔的比重有20%~30%:「一種藥品要上市,必須與各個部門打交道,註冊涉及藥監,價格涉及發改委,進醫保涉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進地方涉及地方招標辦,進醫院涉及醫院院長、科室主任、醫生等……如果涉及藥品的環節少了,腐敗也就少了。但從根本上講,醫藥不分、以藥養醫才是最大的問題。」
在中國做生意,各行都有潛規則,醫藥代表直接賄賂醫生和行政部門個人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湖南省衛生廳辦公室主任彭亮表示了擔憂,如果就葛蘭素史克調查案全面掀起對整個醫療系統商業賄賂的查處風暴,「究竟有幾家醫院,多少醫生不涉及這方面的問題?」
然而,有評論稱,外國藥企被查,其實只是中共調整經濟結構政策、保護本土企業計劃的一部份,並不意味著中共當局真想終結醫藥系統的腐敗,而且也是它不可能做到的,因為中共本身就是中國社會腐敗的根源。
【大紀元2013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曉言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