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影片:比特幣大漲 美議員召聽證會關注
http://ap.ntdtv.com/b5/20131120/video/116940.html
全球央行寬鬆貨幣政策下,資金變得廉價且氾濫,經濟學家與投資大師不約而同發警告,全球資產泡沫,包括房市、股市、債市等,特別是電子貨幣比特幣【Bitcoin】暴起暴落最典型。 |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環球新聞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全球市場充斥泡沫。投資大師麥嘉華稱中國信貸泡沫較2008年更危險。圖為中國股市一位投資人在大型行情看板前吹泡泡。
全球央行寬鬆貨幣政策下,資金變得廉價且氾濫,經濟學家與投資大師不約而同發警告,全球資產泡沫,包括房市、股市、債市等,特別是電子貨幣比特幣【Bitcoin】暴起暴落最典型。
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總裁格羅斯【Bill Gross】、麥嘉華【Marc Faber】近日均警告:所有市場充斥泡沫。格羅斯調侃:今年「黑色星期五」應改為「綠色星期五」,當心這些數字2014年都變成紅色【赤字】。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美股價過度膨脹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學者席勒(Robert Shiller)在最新一期德國《明鏡》週刊受訪時警告,部份國家的股票及房地產市場價格漲勢強勁,恐怕將演變為危險的金融泡沫,並可能出現糟糕的結局。
席勒提到,他最擔心美股價格膨脹速度,原因包括美國經濟力道仍然微弱且脆弱。席勒認為美股金融及科技類股價格皆已高估。席勒指出「泡沫就像這樣,而全球對抗泡沫的能力仍非常脆弱」。
席勒日前接受《巴隆週刊》【Barron』s】訪問時也說明,目前美股經景氣週期性調整之本益比【CAPE】約25倍,雖略高於歷史平均的16倍左右,但還不到剔除美股投資等級地位的危險水平。不過他補充,若股市繼續走揚,就會開始令他擔心;一旦CAPE衝上28倍水平,美股恐開始失去吸引力。
席勒本益比【Shiller P/E】是許多市場人是採用衡量泡沫的著名指標。
魯比尼:全球房市出現大量泡沫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在一份名為《重返房市泡沫》的報告中稱,至少17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房地產市場泡沫。
在GDP增速疲軟、失業率高企和通脹下降的情況下,央行常規和非常規政策造成的大量流動性正在推高資產價格——首先受到影響的是房價。他警告,雖然短期內不會被刺破,但全球房地產市場上的泡沫已大量產生。
魯比尼認為,房地產泡沫正在新興經濟體的主要城市中心聚集;而在發達經濟體,即使還稱不上是泡沫,至少是已經有泡沫化跡象出現。
不過,「造成泡沫的力量,是寬鬆的貨幣政策還在全力運作」,魯比尼認為泡沫不會很快被刺破。此外,很多銀行系統已有更大資本緩衝,使其可吸收房價修正情況下的虧損。
《經濟學人》:比特幣是典型泡沫
魯比尼也提到比特幣存在「巨大投資泡沫」同樣是寬鬆貨幣刺激政策帶來的,其直接作用力則來自「過度的流動性」。他表示:不知道比特幣是否能值1,000美元、100萬美元或50美元,這只是顯示有大量流動性湧入的一個市場投機性領域。
《經濟學人》亦稱,最近由中國投資者掀起的價格飛漲,看起來像一場典型的泡沫。有人開始囤積比特幣,這意味著比特幣現在更像是一種投機品,而不是貨幣。
麥嘉華:所有資產充斥巨大投資泡沫
投資大師麥嘉華【Marc Faber】也表示,現在所有資產都充斥著「巨大的投機泡沫」,無論是股市、債市、比特幣,還是農地都是如此,而這一切都是「流動性過剩的症狀」。
麥嘉華告訴C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股市最近連攀新高,只要美聯儲的超低利率等刺激計劃繼續存在,泡沫破滅之前還會接著上漲。
被問及股市還會再上漲20%嗎?他稱:「會的,只要央行繼續印錢,還會漲得更多。」
麥嘉華還提到,目前的「席勒本益比」指標很高,預示著將來股市的回報將會很低。該指標即上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命名,是衡量泡沫的很好指標。
麥嘉華認為比特幣的飛速上漲就是因為流動性過剩的影響。「農地在過去10年漲了10倍,現在比特幣也漲起來了,天知道下一個還有甚麼會漲起來。」
麥嘉華還預計,歐洲股市表現將會超越美國和新興市場國家,而中國的信貸泡沫將給世界帶來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大的危險。
中國信貸泡沫較2008年更危險
《華爾街日報》11月初刊登麥嘉華言論稱,中國日益龐大的債務可能誘發新一輪的全球金融危機,這次危機將比2008年那場更瘋狂。
麥嘉華上週接受CNBC採訪時說:「如果說2008年的那場危機是因為信貸氾濫,現行的經濟體制中信貸所佔比重更大,現在情況更糟。」
他說:「過去四年半期間,中國的貸款總量占總經濟量的比重已上升至50%。」對此感到擔憂的並不只有麥嘉華一人,很多經濟學家都對中國飛速增長的信貸量表示擔憂,中國政府試圖遏制債務,卻不見成效。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史密斯【John-Paul Smith】上週對客戶說,中國的增長模式仍在依賴不斷擴張的債務,這就導致中國及其金融市場很容易受到來自投資者與貸款者的風險衝擊。
【大紀元2013年1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