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公交系統已經運行了上百年。但是隨著越來越多通勤族在高峰期以外的時間往來於曼哈頓區以外的行政區,這種新的公交需求就讓紐約舊的公交系統越來越凸顯弊端、不堪負荷。 |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導讀:以紐約曼哈頓為中心的公交體系已力不從心,週一到週五朝九晚五的通勤模式已漸漸衰弱,取而代之的是交通高峰期時間以外,來往於紐約各大行政區的龐大通勤需求。
紐約的公交系統已經運行了上百年。但是隨著越來越多通勤族在高峰期以外的時間往來於曼哈頓區以外的行政區,這種新的公交需求就讓紐約舊的公交系統越來越凸顯弊端、不堪負荷。
曼哈頓為中心的公交體系力不從心
隨著經濟格局和就業格局的不斷發展,以紐約曼哈頓為中心的公交體繫在滿足新的通勤族的服務方面已顯得力不從心。非營利組織紐約夥伴關係8月13日發佈了一份數據顯示,週一到週五朝九晚五的通勤模式已漸漸衰弱,取而代之的是交通高峰期時間以外,來往於紐約各大行政區的龐大通勤需求。
過去的十年間,在紐約布碌侖工作和生活的居民增長了24%、布朗士區增長了28%。來往於紐約皇后區和布碌侖的通勤族人數高達15萬,而其中一半的通勤族由於公交系統的限制和不便,只能自己開車往來。
紐約平均通勤單程時間為48分鐘
報告還顯示,紐約公交乘客的平均通勤單程時間為48分鐘,比美國國家平均水平高13分鐘。
面對越來越凸顯的供需矛盾,MTA預計在未來的幾十年對紐約公交系統進行改革。由於增設鐵路線路成本高昂且工程複雜,在加強已有鐵路公交的載客量、信號和運行班次的基礎上,在各大行政區之間增設公交車網絡是比較可行的辦法。
MTA正在規劃5條行政區之間的選擇巴士服務線路,像這樣的線路共計有近24條。
促華人小巴生意火爆 方便快捷
紐約百年交通老化,導致一些補充交通車生意興旺。由於許多華人不懂英語,也不認識路,坐地鐵、公車很不方便,近十年除了紐約華人經營的長途巴士以低價挑戰大型公司「灰狗」贏得客流、蓬勃發展外,華人小巴平日也是華人往來曼哈頓唐人街、法拉盛、布碌侖八大道等華人聚居社區的交通工具,方便不懂英文的華人,也節省了很多通勤時間,這些年持續發展。
記者看到華埠孔子大廈附近通往法拉盛的華人小巴上落點,下午4點多生意很火,乘客自覺的排隊等候,20人滿座的小巴轉眼就裝滿了乘客,一輛接一輛地開走。
住在法拉盛、在華埠上班的張先生是小巴的常客,「方便、快捷」他總結說,小巴司機駕駛不存在長巴的疲勞駕駛問題,安全性還可以。
另一名乘客江女士說,與地鐵比較,搭小巴到法拉盛不塞車半個小時到達,是節省通勤時間的一個辦法。美中不足的是超載問題,小巴已滿座,但司機仍然讓人上車,司機座旁都放一兩張小凳子,擅自加設臨時座位,帶來安全隱患。
江女士說,華人小巴還有一個特點:便宜。實際上華人小巴的單程票價2.75元與地鐵同價,而她搭乘往返曼哈頓和皇后區貝賽的西人Express 巴士單程票價要6元。陳先生說,他是華人巴士的老顧客,由法拉盛往返曼哈頓華埠的單程車資,5年多來由2元升至2.75元,相較於油價上漲,車資漲的不多,頗能維持競爭力,讓乘客覺得經濟實惠。
競爭激烈
看起來生意火爆,操著東北口音的小巴司機David卻一疊聲的嘆經濟蕭條,生意難做。「車多人少」他說,行業內競爭激烈,還有無照小巴跟他們搶客,而他要掛車牌、買保險,最重要的還有三角牌(TLC的營運許可證),費用不少,經濟蕭條,華人到外州打工多,以華人客源為主的小巴難以取得充足的客源,是主要問題。
「除了這個時間外沒有生意,中午人最少,最長要等4~5個小時才有乘客的。」他說自己一天要幹很長時間(10小時)才能維持生計。
【大紀元2013年0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
推薦連結:●俄國貴族:《自由中國》感人至深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